? 在八桂大地的崇山峻嶺間,一條串聯北部灣城市群的交通大動脈,正加速成型。永柳高速公路全長78.9公里,采用雙向4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是《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2018—2030年)》中“縱7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永柳高速公路建設得又快又好,中鐵七局建設者們堅持有目標、有計劃、有方案、有節點、有考核,“五個有”工作理念,發揚一家人、一條心、一股勁、一起拼、一定贏,“五個一”團隊精神,圍繞創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安工地和“真武閣杯”,爭創部級平安工地國家優質工程獎和李春獎,打造“綠色生態、節約環保、智慧人文”全國一流示范道路目標。攻堅克難,承壓奮進。2024年完成建安產值50.4億元,創中鐵七局年產值單體項目歷史之最。各項工作多次獲得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及柳州市人民政府書面表揚,斬獲廣西公路建設市場信用評價AA級。

起步即沖刺、開工即決戰。廣西永柳高速項目跨越2市4縣1區,共設橋梁 62 座,特大橋 3 座,隧道 8 座,互通式立交 7 處、服務區 2 處、管理中心 1 處、養護工區 1 處、收費站 4 處。區域降雨量較為豐富,總體地貌類型為丘陵地貌,沿線分布有巖石崩塌與危巖、巖溶等不良地質,地形較為復雜,具有專業多、地質復雜、涉鐵涉路、安全風險大、工程質量高等特點。作為中鐵七局首個大體量投建營一體化高速公路項目,項目團隊以“起步即沖刺、開工即決戰”的奮進姿態,連續開展“攻堅搏擊勞動競賽”、“穩定生產保產量”等系列活動,通過優化施工組織,加強資源配置和健全考核激勵機制。8座梁場滿負荷生產,9臺架橋機同步架設,確保3座特大橋、8座隧道、涉鐵等關鍵工程高效推進。2024年項目進度連續5個月獲得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建設專班紅榜通報表揚,在自治區高速公路旱季施工沖刺一百天動員會暨現場示范觀摩活動上做經驗交流。2024年完成建安50.4億元,為年度計劃48億元的105%。截至目前,項目建安已完成74.2億,占整體的84.3%,預計2026年建成通車。
筑牢安全線、嚴把質量關。堅持“一切工作到現場”,安全生產嚴管嚴治。項目團隊以“零事故、零傷亡、零投訴”為管理目標,將重大隱患等同于事故處理,以督導檢查為手段,建立風險等級清單,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管理五剛性”要求,聯合開展9次應急演練,下發檢查通報46份,檢查發現問題410余條。秉承“匠心品質、精心建造”的質量理念,以運營視角統籌全周期質量管理,強體系、優設計、固工藝、嚴監管、提質效,堅持質量管理“四個一律”,開展“四合一”活動,以質取勝,大力發揮樣板引路示范作用,制定設計、建設、施工、監理、檢測等22項質量管理指導性文件及辦法,發布臨建、路基等9冊標準化建設指南,開展實驗室、橋梁下構、涵洞蓋板預制、梁場、路基、路面施工等8次現場觀摩會。通過工藝總結、現場交流、實體檢測等方式,提升質量管控水平,產品實體內實外美。施工單位各類檢測30余萬處,監理單位抽檢6萬余次,第三方檢測2萬余次,各類檢測結果均為優良。自治區交通廳隨機“四方”檢測,剛性主要指標均達到100%。項目榮獲廣西交通廳優秀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稱號、中國中鐵“五一”勞動獎杯、廣西工人先鋒號、中鐵七局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設備管理先進集體、優秀黨支部等稱號,收獲各級表揚信20余件。
(2)(3)(4)(5).jpg)
科技強引擎、創新添動能。項目團隊以科技創新為強力引擎,不斷提升工程建設智能化水平,實現“從建造到智造再到匠造”的轉變。推廣應用一鍵報警、人員動態安全定位等信息化隧道施工技術,創新應用梁場現場循環水系統、智能語音識別播報系統、快速噴淋養護懸吊系統等“四新”技術,發明使用梁場移動棚架、隧道止水鋼板可調弧形板等“五小”裝備,以智提質,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成立李論偉創新工作室聯盟,帶領4個創新工作室進行科研攻關,扎實開展職工創新創效活動。截至目前已獲得省級科研、工法、專利、QC13項。1個創新工作室榮獲陜西省建設工會示范性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稱號,2個創新工作室榮獲中鐵七局四星級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黨建強引領,賦能聚合力。創新性開展黨建聯建、企地共建、一支部一特色活動。1人前年當選為融安縣政協委員,1人當選為柳州市總工會十五屆工代會代表,1人參加柳州市二十屆團代會。開設永柳講堂,舉辦通訊員、迎檢商務禮儀、信用評價等培訓講座。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將黨員先鋒崗、群安員、青安崗有機結合。群安員群防群治工作受到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平安工地檢查組充分肯定。積極參與2023年橋板鄉陽山村袁家屯森林火災、2024年國道G357、柳北X024和國道G357公路坍塌和道路中斷現場搶險,履行了社會責任、彰顯了央企擔當。
2025年是永柳高速決戰決勝年、作風建設強化年。全體參建職工以“嚴、精、全、快、新”五字總要求,凝心攻堅、再創輝煌!
(中鐵七局黨委宣傳部編發)



打印
勞務招標平臺
中鐵七局官微

